探望的是牵挂的人,聊的是牵挂的事儿。 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长春考查时,步行察看长山花圃社区情况,并走进住民赵兴福家,同他们唠家常。暖意融融的攀谈中,赵兴福汇报总书记,这些年社区情况一年一个样,各人糊口越来越利便,邻里干系融洽。 本年以来,总书记已在七个多月内九次赴处所考查,云南腾冲、陕西安康、山西大同……随处都留下他深情的足迹。院落里、客堂中,总书记多次面劈面与内地干部群众交换,谈下层管理、聊民生百态、话脱贫攻坚……寻常场合、方寸之间,却蕴含治国理政的大学问,饱含为民深情。 在吉林长春社区干部学院,习近平总书记出格强调了社区事情的重要性:“一个国度管理体系和管理本领的现代化程度很洪流平上表此刻下层。基本不牢,地震山摇。要不绝夯实下层社会管理这个根本。” 长山花圃社区曾经坚苦重重,情况脏乱差,颠末多年管理改革,如今成为住民安身立命的规范社区。存眷下层社会管理,旨在为社区住民缔造越发调和的糊口情况,不绝晋升住民的得到感、幸福感。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任凭风波起,稳坐垂纶台。方寸之间的嘱托里,有总书记的良苦用心。 彩云之南,一座普通的农家小院。金黄的玉米挂满屋檐,火红的灯笼连成一串,宛如一幅水彩画,绘就出这个传统民族村庄的富丽嬗变。 一张方桌,几把矮凳,习近平总书记同村民李发顺一家围坐在一起,共话佤寨人民的幸福糊口。从住房条件到收入来历,从老人医疗保障到孩子求学志向,总书记问得细、虑得深。 一家一户,就是一村一寨的真实写照。一村一寨,也是一个国度一个民族的活跃缩影。 司莫拉,佤语意为“幸福的处所”。60多年前,佤族等9个“直过民族”辞别刀耕火种,“一夜跨千年”,直接从原始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连年来,乘着脱贫攻坚、村子振兴的东风,司莫拉实现整村脱贫,真正成为了一个幸福的处所。 “让各族群众都过上好日子,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也是我们配及格斗的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哪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各人都要过上全面小康的糊口。” “让幸福的佤族村越发幸福!”方寸之间的优美祝福,在各民族地域升腾起超过成长的新但愿。 习近平总书记来家里做客,汪显平感动不已。他在自家三室两厅的楼房新居里,同远道而来的嘉宾围坐一团、拉起家常。 汪显平拿出在山里居住时的照片,总书记仔细打量,当总书记问及搬迁前后的变革时,汪显平感应万千:“故乡住在万福山,却让这山锁了福,只能守着山里的庄稼,打工、医疗、孩子上学,哪样不难?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家里才气供出个大学生!” 易地扶贫搬家,“搬”进新屋子,“迁”进好日子。既要安居,更要乐业,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优美糊口的憧憬从空想照进现实。 “对付本年全面完成现行指标的扶贫,我是有信心的。我更体贴的,就是本年今后是不是可以或许不变下来,是不是有一个长效的机制,就看这些根基的法子是不是不变的、一连的。”方寸之间的俭朴话语,真正让老黎民体会到“公仆情怀”。 午后的阳光洒进小院,山西大同西坪镇坊城新村村民白高山家的房间里更显豁亮。 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白高山家,同一家人坐在炕沿儿上拉家常。白高山汇报总书记,已往他们住的是土窑洞,如今搬进了独门独院的大瓦房,就近务工,糊口条件大为改进。 “此刻这屋子住进来花了几多钱?”“搬出来后家里主要做什么?收入怎么样?”“此刻外村女人都愿意往这嫁了吧?”……总书记一项一项细细询问。 “共产党是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好处的,此刻不收提留、不收税、不收费、不交粮,而是给贫困群众送医送药、建屋子、教技能、找致富道路,相信乡亲们更好的日子还在背面。”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糊口、新格斗的起点。方寸之间的关怀与家常,勾勒出村子振兴的瑰丽新图景。 曾经被宁夏西海固地域的极度贫困所震撼,20多年间,习近平4次踏上这片地皮,敦促“吊庄移民”“闽宁协作”等对象部协作成长新模式。 6月8日,在宁夏中部生态移民村弘德村回族群众刘克瑞家的客堂里,习近平总书记看到这样一张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