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追踪课目演练开始前,中马两边特种兵正在交换战术手语。本报记者 张天南摄 锻炼“尖刀上的刀尖” ——中马连系军演山地森林动作眼见记 特种兵,被誉为“尖刀上的刀尖”。在特种兵的字典里,没有平时,只有战时。 本日一大早,记者跟从“僻静友谊-2016”中马连系军演的两边特种兵,进入位于雪兰莪州的双溪卡本埠一处森林,一睹他们开展山地森林追踪和保留课目混编联训的“庐山真脸孔”。 一样的皮肤黝黑,一样的身姿强健,一样的行动利落,这些脸上涂沉迷彩油的混编参演官兵,只有通过身上迷彩服的颜色才气判别出谁是来自中国的,谁又是马来西亚的。 马来西亚有句谚语,“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要想完成好连系导演部配置的课题任务,两边的相同协同十分须要。”顺着连系导演部导演助理刘晓峰手指的偏向,森林保留课目演练正如火如荼地举办。 “马来西亚特种兵在开展山地森林作战方面有较量富厚的履历,配置捕兽构造、搭建护卫所、取火加热等演练课目让我大开眼界。”驻香港队伍特战二连班长刘志军,展示了他当场取材的“战果”:将一根长长的藤条用砍刀劈开后,直径5厘米的树茎里当即冒出了汁水。记者尝了一口,与清水无异。 假如说森林保留课目检验的是特种兵的体能和技术,那么森林追踪就是对实兵实战、密切协同的严峻挑战。 “我们的混编追踪小组由6人构成,中马两边各派出3人。”步队出发前,身为主追踪手的驻香港队伍特战陆续排长李正勇的话言简意赅,“在搜索前进进程中,我们需要保持绝对宁静,用手语交换。” 森林深处,万籁俱寂,冷静跟在混编追踪小组后头的记者,不敢弄出一点儿声响,生怕会惊扰到前行的搜索步队。 ——在一处茂密的灌木丛旁,李正勇蹲了下来,仔细查察周围踩过的枯木、脚迹,以及膝盖以上被碰过的折断枝叶,做出了向右边搜索前进的手势。 ——约莫过了20分钟,第二追踪手、马方特种兵利祖安溘然停了下来,他张开左手掌,围着地上画圈,用手语提示队友:追踪工具的踪迹消失。 …… “我们降服了据枪对准方法差异、战术手语各异等坚苦,在交换中进步,在进修中提高。”森林追踪课目竣事后,中方实兵分队队长张绍新对记者说,“不只如此,演练中驻香港队伍特战女兵展示的精彩特战技术,更是让马方参演人员另眼相看。”(本报记者 张天南) (本报马来西亚巴耶英达11月24日电) (《解放军报》2016年11月25日 0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