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76岁的他从新疆赶来,一大早就排队等候入馆。他就是义务为国守边防的“时代楷模”、新疆老党员魏德友。 今年8月,魏德友成了“网络名人”,在“什么才是爱国的正确打开方式”的热烈讨论中,这位在边境无人区义务巡边52年的老人,用一辈子的坚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自1964年从北京军区转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后,魏德友和妻子刘京好坚守在毗邻边境线的一片无人区,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家住路尽头,种地是站岗,放牧是巡逻”是魏德友半个多世纪生活的真实写照。每天,魏德友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升起家门口的五星红旗。升完旗,老人揣上老伴蒸的馍,带上他的“三件宝”——一个已经锈蚀的军用旧水壶、一台老式的收音机、一副62式军用望远镜,出门一边放羊,一边巡边了。52年来,魏德友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堵截临界牲畜上万头(只),劝返、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至今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 每一个实物、每一幅油画和插画、每一张照片,魏德友都认真观看,用心聆听讲解员的讲解。在《最后一次党费》的雕塑前,听着红军战士的感人故事,魏德友对同行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士们说:“我是个有33年党龄的党员,这些革命先烈对党的忠诚就是我们每一位党员的榜样。”魏德友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52年来,他和老伴刘京好的家被驻地边防派出所官兵称为“一座不换防的夫妻哨所”。 在红军战士过草地吃剩的皮带、挖野菜割皮带时使用的刀具面前,魏德友久久伫立,仔细端详,“不叫苦,不叫累,跟党走,听党话。”老人用简洁有力的话语说出了这些红军指战员最可爱、最闪光的精神。52年间,老战友们陆陆续续撤回团里或回到内地,魏德友夫妻俩却留了下来。很多人说他犟、说他傻,不叫苦、不叫累的他只是淡淡地说:“既然当初我是来兵团屯垦戍边的,就要坚持到底。” 《 人民日报 》( 2016年10月26日 04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