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17日12时4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施分离,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即将踏上返回之旅。两名航天员已经在太空中工作生活30余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为迎接搭载他们返回地球的返回舱,地面人员也做好了周密的准备。《环球时报》记者在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的主着陆场采访了相关指挥员与工作人员。 着陆场创造五个“第一次” 着陆场指挥部副指挥长李军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相比以往的载人飞行任务,此次任务的主着陆场系统创造了五个“第一次”。首先是航天员在轨驻留时间第一次超过一个月,对快速搜救提出更高要求。因为航天员在轨驻留时间增加到33天,返回着陆后身体出现不适的概率较大,必须尽快搜索返回舱、尽快到达着陆现场,争取第一时间对航天员实施医监医保和医疗救护。其次是第一次在寒冬季节执行航天员搜救任务。飞船返回时正值冬季,着陆场现场气温较低,在抬送航天员、现场医监医保的同时,必须同步做好防寒保暖措施,确保航天员免受寒冻伤害。第三是首次有多种空中载体联合搜救。本次任务空中搜救分队包括8架直升机、2架无人机和1架固定翼飞机,多种载体协同飞行的组织指挥比较复杂。第四是第一次有如此多种新技术、新装备参试。主着陆场为这次任务增加了光学测量设备,特别是新配备的机载4G通信系统,具有传输速率高、带宽大、稳定性高的显著优势,能将各类搜救信息推送到4G系统的手持终端上,明显增强搜救指挥和通信保障手段。第五是第一次有三路分队同时后送北京。航天员身体状况确认正常后,将通过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接力送回北京;着陆24小时内,返回舱搭载的各种应用载荷也要运至北京,同时还要将整个返回舱通过专列运送至北京,三个分队同时行动,组织协同十分复杂。 李军智介绍说,为应对这些难点,科研人员采取各种优化改进措施。比如为避免航区飞行拥挤,将直升机、无人机和固定翼飞机设置在不同的飞行高度上。李军智透露,这次动用无人机搜寻返回舱是一大亮点:首先,无人机滞空时间长,在复杂气象条件下能提前起飞在空中守候;其次,无人机的拍摄视场较大,有助于尽快发现返回舱;第三是无人机拍摄图像较清晰,能直观地将现场处置程序、场景不间断地对外传送。 此外,指挥部还优化航天员救援方案。在打开返回舱舱门后,首先由医护人员对航天员进行检查,出舱后直接将航天员抬到加装医监医保设备的直升机上,在直升机上进行重力再适应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