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自由媒体网站10月25日发表题为《北京的导弹以量取胜》的报道称,中国将在2016珠海航展上展出与俄罗斯“伊斯坎德尔”战役战术导弹系统类似的产品。国防博客网25日称,这是M20战术导弹系统的出口版。 这种系统的技战术性能和外形让人想起俄罗斯“伊斯坎德尔”的出口版,特别是它拥有两枚射程280公里的战术导弹。不过,与俄系统不同,中国导弹内置于单独的运输发射箱里。 中国战术导弹系统的独创性如何,能否达到“伊斯坎德尔”出口版的性能?战术导弹在中国军队处于何种地位? 报道称,中国通过广泛借鉴来研制本国武器已经不是秘密。乌克兰在这方面对它帮助不少(比如上世纪90年代向中国转让苏联的X-55空基巡航导弹)。俄战略火箭兵司令顾问、前战略火箭兵参谋长维克托·叶辛表示:“有关M20系统的消息很少,我不会说它是直接借鉴。这种系统的技战术性能与升级版‘圆点-U’战术导弹系统类似,而不是‘伊斯坎德尔’。考虑到火箭技术扩散监督制度,M20系统出口版的射程为280公里。据我所知,这种导弹的圆概率误差小于30米。也就是说,这是一种高精度导弹,并且似乎已在2013年以东风-12的代号列装。为了让误差小于30米,需要对导弹进行飞行控制。众所周知,中国人拥有类似GPS的产品——北斗系统。” 叶辛说:“总的来说,中国战役战术导弹库很大,包括东风-11(射程300-800公里)和东风-15(射程1000公里)的各种改型,以及新型东风-16。这些战役战术导弹的数量有各种说法。据我所知,已部署的东风-11发射装置不少于300套,东风-15不少于500套,东风-16刚开始部署,现在大概只有30-50套。所有战役战术导弹均备有常规和核两种弹头” 俄罗斯政治军事分析研究所副所长亚历山大·赫拉姆奇欣表示,中国战役战术导弹的数量明显最多。尽管他们的战术导弹还不那么完善,但他们依靠的是数量——哪怕发射的一部分导弹被敌方防空反导系统击毁,其他导弹也能命中目标。 他说:“不排除中国战役战术导弹的数量被低估了,东风-11和东风-15可能数以千计。火箭军和陆军都拥有这些导弹。所有中国导弹都有核弹头版本,除了本就是核武器的东风-5和东风-4井基洲际弹道导弹。” 报道称,中国导弹工业是其军工业中发展最快、最成熟的部门。中国人在该领域早就摆脱了对外国产品的仿制。他们把弹道导弹视为优先发展方向,因为发展中短程导弹有助于弥补中国战机对美国的相对弱势。战役战术导弹的出口潜力的确很大。但必须考虑到火箭技术的扩散监督制度,以及中国积极出口重型齐射火箭炮的情况。就打击效果来说,战役战术导弹和齐射火箭炮是相似的。在出口重型齐射火箭炮上,中国是毫无疑问的领导者。 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主任研究员瓦西里·卡申表示,中国的大部分战役战术导弹装备在火箭军,而非陆军。火箭军的任务不是支援陆军,而是发挥对空军的替代作用。考虑到美国的干预能力和向盟友提供现代化防空武器、飞机的情况,中国希望用弹道导弹来完成西方国家用空军完成的任务——摧毁战略目标、机场、防空设施、后勤和指挥中心等。这一切均有重要的理论根据。 您看完这条新闻的表情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