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汽车 关注 科技 房产 图片 全国 视频

银行

旗下栏目: 股票 理财 民生 银行

机构数量锐减贷款余额不降反升 传统小贷出路何在?

来源:新闻门户     作者:华夏门户     浏览:次     发布时间:2023-04-27
摘要:小贷机构的缩减潮正在上演。 为防止公众上当受骗,广州市金融监管局近日发布风险提示称,广州快氪在线小额贷款……

摘要:小贷机构的缩减潮正在上演。 为防止公众上当受骗,广州市金融监管局近日发布风险提示称,广州快氪在线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快氪小贷)已停业整顿,并因失联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快氪小贷的停业、失联是小贷行业机构缩减的一个缩影。2022年已有两地监管...

  小贷机构的缩减潮正在上演。

  为防止公众上当受骗,广州市金融监管局近日发布风险提示称,广州快氪在线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快氪小贷”)已停业整顿,并因失联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快氪小贷的停业、失联是小贷行业机构缩减的一个缩影。2022年已有两地监管机构宣布22家小贷机构试点资格被取消。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5年上半年以来(截至2021年末),小贷机构数量从8951家缩减至6453家,5年多时间减少了近2500家,锐减近三成。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伴随监管的收紧和规范的完善,一些达不到监管要求标准的机构将被清退,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下降的趋势是必然的。

  未来小贷行业中,将会形成多寡头的态势,业务量将集中在几家从事跨省经营的头部公司手中,区域性的小贷公司则会下降,且业务量受到侵蚀。传统小贷机构要着眼于股东和团队能影响到的资源,做精做实,并谋求不同区域间的合作,同时要着力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机构失联、注销

  广州辖区小贷公司名录(更新至2022年1月)显示,快氪小贷是一家互联网小贷公司,可在全国范围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广州市金融监管局介绍,快氪小贷成立于2015年11月,因存在经营不善、对外提供放款通道、账外经营、违规开展资产转让等问题,已于2020年4月停业整顿。此外,快氪小贷因失联,已经于2021年6月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近期,广州市金融监管局接到关于快氪小贷的投诉。广州市金融监管局特别提示,如与快氪小贷存在借贷合同、房产抵押等民事经济纠纷,请通过诉讼、仲裁等司法渠道解决,如需获取司法援助及相关法律知识请拨打12348司法援助热线咨询;如遇以快氪小贷名义开展相关活动的人员,请切勿相信,以免上当受骗。

  依据天眼查信息,快氪小贷法定代表人为王雪鉴,三家股东分别为广东宸威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5%)、九合产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3%)以及北京怡和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2%)。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快氪小贷的停业、失联是小贷行业乱象的一个“缩影”。从过往案例来看,“空壳”“失联”小贷时有出现,冒用小贷公司名义违规开展业务等情况也屡见报端。这也意味着地方金融业态的清理整顿还将持续开展,确保小贷公司剔除“沉疴旧疾”、提质增效,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除了像快氪小贷一样违规而停业的,还有像重庆万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重庆万达小贷”)一样决议注销的。依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披露,重庆万达小贷成立于2017年9月,注册资本25亿元,是上海万达网络金融服务有限公旗下全资子公司。重庆万达小贷正在进行债权人公告,公司已于1月21日成立清算组,企业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公告期为1月21日-3月7日。

  行业集中度上升

  快氪小贷的停业、失联和重庆万达小贷的“决议解散”是小贷行业机构缩减的缩影。2022年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先后披露,分别取消芜湖市的17家和南昌市的5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资格。

  依据央行公布的最新小贷行业数据,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453家,而2021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566家,一个季度就减少113家。拉长时间来看,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自2015年上半年以来(截至2021年末),小贷机构数量从8951家缩减至6453家,减少27.9%;从业人员数从114017人缩减至63779人,减少44%。

  不过,贷款余额从9594.16亿元略微缩减至9414.70亿元。如果和上年同比,一年还增加550亿元,这是自2018年小额贷款余额出现下滑后首次回升。从机构数量的锐减和贷款余额规模的回升可以看到,小贷行业集中度在上升。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车宁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小贷批量减少属于自然的市场进程,从外部因素来讲,随着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推进,个人金融消费者、中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对小贷形成挤出效应。同时,随着监管体制的完善,逐渐弥补了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以及不同板块之间监管失衡的状态,持续挤压了监管套利空间。因此,尾部的小贷公司业务发展和持续盈利的能力遭到削弱,然后退出市场,相对来说是比较自然的过程。

责任编辑:华夏门户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Copyright © www.msgkpx.com 北京新闻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0021497号-9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