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普益标准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整体银行理财收益平均水平已经破4,降至3.95%。虽然收益率在5月初出现触底企稳迹象,但理财专家预计,由于市场流动性持续宽松,利率持续走低,加之银行理财转型压力,短期内银行理财收益率走高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 近日,普益标准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整体银行理财收益平均水平已经“破4”,降至3.95%。虽然收益率在5月初出现触底企稳迹象,但理财专家预计,由于市场流动性持续宽松,利率持续走低,加之银行理财转型压力,短期内银行理财收益率走高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距离资管新规发布已满一周年,银行资管业务加速重塑,特别是银行理财市场中净值型产品发行量持续增加。《金融时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市部分银行营业网点时发现,净值型理财产品受到优先推荐,与此同时,部分投资者仍对“刚性兑付”存有偏好,这也意味着,投资者教育仍旧任重而道远。 净值型产品被优先推荐 “这款净值化产品的业绩基准在4.25%,1万元就可以起购。”近日,《金融时报》记者在走访北京地区部分银行网点时发现,与从前不同的是,理财经理开始优先推荐本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并多次提醒“理财不保本,投资需谨慎”。 据一家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介绍,该行一款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在3%至5%之间,主要投向固定收益类资产,其中可投40%左右的非标类项目资产,以期获得更高收益,另外还可投零至20%的权益类资产。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类型依旧是预期收益型占比最高,但净值型产品数量正在逐渐增长。数据显示,4月份,预期收益型产品占比高达93.08%,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数量均较前一个月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而净值型产品申购量占比则较前一个月增加0.85个百分点至6.92%。 事实上,随着资管新规、理财新规以及《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陆续发布,银行理财产品结构已逐渐发生变化,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速度明显加快。 据融360大数据统计,去年5月,即资管新规落地后的次月,各类银行新发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共155款,环比接近翻倍。今年3月,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达521款。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市场上共有141家银行发行了净值型理财产品,同比增加88家。 此外,普益标准发布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显示,今年4月份,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5.03点,环比上升0.36点,较去年同期上升3.83点;其中,全国性银行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9.16点,同比上升6.78点,国有大行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净值化转型程度领先于其他类型银行。 投资者教育任重而道远 上市银行2018年年报数据也显示,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占比提升。其中,浦发银行的净值型理财规模突破4000亿元,占比提升至48.68%;中信银行(601998)个人净值型理财产品存量规模占比较2017年年末提升25.98%。 那么,对于这些净值型理财产品,投资者是否“买账”呢?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目前不少投资者对净值型理财产品尚存有疑虑。“我是那种稳健风格的投资者,最多能承受收益损失的风险,可是理财专员告诉我,净值型的产品有亏本的可能。”北京市民张先生表示。 一边是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的提速,另一边是投资者的“刚性兑付”情结。普益标准研究员余新月认为,在投资者教育方面,未来银行可从客户经理专业知识和营销技能培训、净值型产品营销考核体制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客户经理在加强自身对净值型产品认知的基础上,应主动帮助客户了解产品及其投资需求,引导客户尝试购买低风险等级的净值型产品,逐渐树立风险自担的投资理念,同时做到投资适当性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理财业务列为2019年银行机构乱象整治工作要点之一,“刚性兑付”被作为理财乱象之一被重点提出。此外,《通知》强调理财业务新产品发行和老产品整改问题,确保资管新规过渡期间的理财业务转型平稳推进。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目前,部分银行仍有一些少量固定收益类产品在售。“老产品发行额度非常少,我们也会提醒客户,未来额度只会越来越少。但不少年龄较大的客户仍倾向于询问保本保息的老产品。”一位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坦言。 收益水平或稳定在4%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