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以来,为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原银监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监管治理行动。2018年则延续了2017年严监管的态势,在资管理财、理财子公司管理、外资银行准入等领域相继出台落地了一系列新规新政,在防范化解银行业风险... 2017年以来,为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原银监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监管治理行动。2018年则延续了2017年严监管的态势,在资管理财、理财子公司管理、外资银行准入等领域相继出台落地了一系列新规新政,在防范化解银行业风险、进一步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扶持和指引民营银行发展、促进资产流向实体经济和小微经济等方面做出了有力的政策引导。 以下便是中国电子银行网于2018年终对过去一年内出台落地的主要银行业监管指引新规新政做出的盘点。 资管新规:明确打破刚性兑付 全称:《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 主管部门:央行 2018年上半年由央行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通称“资管新规”)旨在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其主要针对资产管理业务展开规范监管,具体来讲,指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 明确打破刚性兑付是此次资管新规最重要的内容。刚性兑付偏离了资管产品“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质,抬高无风险收益率水平,干扰资金价格,并且弱化了市场纪律,可能引发潜在的局部金融风险。为此“资管新规”明确了一系列细化监管部署。 首先,在定义资管业务时,要求金融机构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产品出现兑付困难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 第二,引导金融机构转变预期收益率模式,强化产品净值化管理,并明确核算原则。 第三,明示刚性兑付的认定情形,包括违反净值确定原则对产品进行保本保收益、采取滚动发行等方式保本保收益、自行筹集资金偿付或委托其他机构代偿等。 第四,分类进行惩处。存款类金融机构发生刚性兑付,足额补缴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保费,非存款类持牌金融机构由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和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纠正并予以处罚。 此外,强化了外部审计机构的审计责任和报告要求。 主要影响: 业内普遍认为,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既是挑战,更是机遇。首先,资管行业将进入到正本清源、防范风险及转型发展的新时代;其次,打破刚兑以后,产品净值化,客户分享产品的收益,同时承担产品的风险,整个银行资管行业来讲,有利于提高更多大类资产配置和投研能力,保持产品竞争的稳定性。同时,资管新规对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定位和方向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并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理财新规:银行理财门槛降至1万元 全称:《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 主管部门:银保监会 银保监会于2018年下半年制定并发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通称“理财新规”)。主要内容包括:严格区分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规范产品运作,实行净值化管理;规范资金池运作,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去除通道,强化穿透管理;设定限额,控制集中度风险;加强流动性风险管控,控制杠杆水平;加强理财投资合作机构管理,强化信息披露,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实行产品集中登记,加强理财产品合规性管理等。具体来讲,该管理办法相对以往监管的革新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公募理财产品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私募理财产品面向不超过200名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单只公募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由过去的5万元降至1万元。 第二,明确非保本理财产品为真正意义上的资管产品;保本理财产品按照结构性存款或者其他存款进行规范管理。 第三,在理财产品销售方面,引入不少于24小时的投资冷静期要求,并进一步提高了条款表述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冷静期明确只适用于私募理财产品,不适用于公募理财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