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银行股在A股表现抢眼,以2017年全年涨幅28%的业绩排名第三。此外,工商银行市值于近日超过摩根大通,重回全球第一,不愧是宇宙第一大行。 相比A股市场的不俗表现,银行业整体经营情况不容乐观。严监管、去杠杆、治乱象,如今打开朋友圈,全是银行业如... 近期,银行股在A股表现抢眼,以2017年全年涨幅28%的业绩排名第三。此外,工商银行市值于近日超过摩根大通,重回全球第一,不愧是宇宙第一大行。 相比A股市场的不俗表现,银行业整体经营情况不容乐观。严监管、去杠杆、治乱象,如今打开朋友圈,全是“银行业如何过冬”、“银行业何去何从”、“银行业乱象整治”的文章,也难怪银行人如今自嘲,见面不聊业务只聊合规。 相比严监管,更让银行业痛苦的是,在玩转同业业务多年后,又要回到拼命拉存款的老路,然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银行业在抢夺存款的同时,也是时候思考如何转型了。 存款,对银行意味着什么? 存款对银行很重要。伟大导师马克思曾告诉我们“对银行来说,具有最重要意义的始终是存款”。 国内银行奉行“存款立行”,每家银行都把拉存款作为重中之重,每个客户经理身上都背负着各类存款指标,“拉存款,能转正”、“拉存款,能加薪”、“拉存款,能升职”,一切都围绕存款。 对此,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在他的文章中提到“许多中小银行因客户基础薄弱,为了保持业务持续发展,考核存款、抢拉存款就始终都是头等大事。特别是,在货币政策从紧期间,通过各类渠道创造的存款增量相对有限,拉存款的局面自然是白热化。”同时,“在银行负债端的各类资金来源中,客户存款通常是成本最低的一类品种。从收支和效益角度考量,各家银行尤其是客户基础不佳的银行,一定会拼力营销各类单位和个人客户,争取他们多来开户和存款,从而为自己持续开展资产业务创造条件。” 所以,对银行而言,存款增加不仅意味着规模扩张,同时也意味着利润增长。 存款增长是资产规模扩张的基础,国内银行业在做大资产规模这条路上一路奔腾,从未停止,资产规模排名更是全球领先。在全球前十大银行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资产规模排名前四,法国巴黎银行、汇丰银行以及美国摩根大通银行的资产规模都位列我国四大行之后。没有存款,何来贷款,资产规模又谈何增长? 我国银行业的营收结构以息差收入为主,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虽从90%多降到当前的76%左右,但仍是最主要的营收来源。 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存款利率固定,那时也没有什么银行理财、宝宝类基金,所以息差较高,存款当然是多多益善,吸收存款越多,贷款越高,息差收入自然越高,银行的利润也十分丰厚。 2003-2013年的这十年里,可以说是我国银行业历史上最辉煌的十年,银行业的资产规模从27.7万亿元增至151.4万亿元,十年增长4.5倍;而利润从322.8亿元增至1.74万亿元,飙升了54倍,银行业的ROE也是常年维持在22%左右。 所以,规模和利润这两个我国银行业发展过程中绕不开的目标,都离不开存款,存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什么现在拉存款特别难? 存款难的问题自2017年以来特别突出,从数据上看,2017年金融机构全年新增人民币存款规模13.5万亿,同比减少1.37万亿。而银行员工每天也不得不为完成存款指标而四处奔波。 “现在是全行动员拉存款。”一家银行财务管理部的员工吐槽说:“以前只有客户经理需要拉存款,有指标任务,现在对所有中后台员工都有考核。”同时,“以前推销理财产品可以冲抵存款任务,现如今必须是真正的存款。” “存款和奖金直接挂钩,完不成任务就会影响绩效奖金。”在某股份制银行二线城市分行的C君说“我们一般员工每月工资只有几千元,奖金主要是和各种绩效挂钩,如果完不成任务,不仅奖金没有,还要扣钱,为了完成任务,我们现在都是一人在银行,全家拉存款。” 存款的减少,可以从M2的角度来解释,银行是货币派生的主体,存款派生的结果最终反映到M2上。自2007年以来,M2增速持续下降,2017年末M2增速仅有8.2%,同期银行一般性存款增速为7.8%,均创了近十年来的新低(参见图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