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认同与否,2018年注定是中国楼市最为磅礴的分水岭,出现了几个史诗般的真实图景: 第一,以“跑量”为核心价值观的几个大鳄,均在不同程度地收缩战线,这昭示着规模的生命力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逼仄的通道; 第二,楼市普涨的牛市几无可能,所有的可能性都藏在结构性机会里,这是“楼市下半场”最为鲜明的标志; 第三,“高品质”已经成为突围的坚实“神器”,也就是说,以“产品品质”为初心的企业,未来的路途会越走越宽。 这些不可抗拒的大气候,以摧枯拉朽之势,重构着楼市生态。在此语境下,不少房企巨头也迎来了自身的“分水岭”,泰禾就是其一。 那么,自去年以来,备受关注的泰禾,到底处在一个怎样的状态?正好,就以其刚刚出炉的“2018体检表”为样本,为你呈现一个真实的泰禾。 1 身处大调整的风浪中,相信行业中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2018年的“寒意”。 我认为,这是天赐的历练机会,会让意志坚强者练就一身御寒的内功,以大战下一个周期里不期而遇的“黑天鹅”、“灰犀牛”,甚至“群魔”。 而在“寒冬”中,能够实现30%左右的业绩增长者,都属于“基本面”良好者,泰禾也不例外。 先看几个核心指标: 1、合约销售额。根据克而瑞的数据显示,泰禾合约销售额从2017年1007亿,增长到了2018年的1303亿,同比增长30%。 2、总资产和净资产。总资产达到了2431亿,同比增长17.8%;净资产为319亿,同比增27%。 3、净利润。2018年,泰禾实现净利润为39.1亿,同比增67.6%;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5.5亿,同比增20.2%。 4、毛利率。泰禾去年的毛利率约为30.4%,在行业中处于上游,同比增长了2.73个百分点。 5、净利率。泰禾去年的净利润为12.62%,同比增长了3.0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同日出炉的2019年第一季报显示,以上核心数据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 亮丽数据的背后,是泰禾快速应对行业调整的结果。 尽管2018年泰禾的合约销售额与年初提出的目标之间,出现了不可忽略的差距,但最终却实现了30%的增长,实属不易。 不可否认,2018年是泰禾近年来最为艰难的一年。主因在于: 第一,对严厉调控及金融区杠杆形成的叠加效应预估不足; 第二,对并购中各种问题处理不当,预估不足; 第三,去化速度不够快,导致现金流收紧。 面对此,泰禾进行了及时调整,并拿出了有效的措施。其实,在黄其森看来,出现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管理及人才。 因此,我们看到,过去一年,泰禾引进了不少人才,并启动了“千人计划”;与此同时,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据了解,年初,黄其森决定,要用一年的时间,来狠抓泰禾的管理问题,他称:“这是我今年最重要的工作,而且要在坚持高激励政策的同时,跟进严格考核,今年两次没完成考核任务的,不管是谁,走人!” 如此魄力,罕见,旨在将泰禾的管理水平,提高到与其产品力齐名的水准。 2 一系列的反思与调整,将泰禾从“至暗时刻”切换到了“安全地带”。 尤其是今年年初在北京区域发起的“壹号抢收计划”,让泰禾收获不少。 据了解,前三个月,其北京区域销售额就达到了百亿;而作为大本营的福州区域也抢收到了70多亿;另外,华东、广深等区域的销售也刷新了记录。 在乘着楼市“小阳春”抢收的同时,泰禾亦不断优化“土储”,引入合作伙伴,将部分项目的股权进行出让,以优化现金流。 刚刚过去的3月份,泰禾进行了三次股权转让,回收现金流28亿。实际上,加大合作,是业内共识。而泰禾此举,是在合适的时间,做出的正确选择,且能够借力行业资源,继续扩大行业话语权。 而世茂地产副主席、总裁许世坛最近在业绩会上也透露:“我们与泰禾绝对不止两个项目的合作,实际上,合作的范围要比现有的大很多,陆续会有更多的项目收购。” 许公子的言下之意是,未来,泰禾还会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继续优化土地储备及现金流。 这些坚决的行动,也给泰禾的报表,尤其是第一季度报表,添了不少色彩。 首先,来看看泰禾的负债率。其实,近年来,泰禾的负债率一直是业界关注的话题,但经过调整,这一指标已正在发生着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