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讯精密:一季报继续超预期,精密制造龙头强者恒强 智能穿戴行业高景气,利润同比大幅增长:Q1为消费电子淡季,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70%-90%,主要得益于:1)智能穿戴行业高景气,我们预计今年AirPods出货量在5000万左右,Watch出货量在3000万左右,...
立讯精密:一季报继续超预期,精密制造龙头强者恒强
智能穿戴行业高景气,利润同比大幅增长:Q1为消费电子淡季,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70%-90%,主要得益于:1)智能穿戴行业高景气,我们预计今年AirPods出货量在5000万左右,Watch出货量在3000万左右,同比大幅增长;2)18年下半年公司切入大客户多款新品,19Q1同比快速增长;3)通信、数据中心业务品类、份额都有扩张。
精密制造实力强劲,盈利能力继续改善:公司精密制造实力强劲,新品导入之后,通过管理的优化和产品良率、生产效率的提升,能快速提升产品的获利能力,继18Q3、Q4后,我们预计19Q1利润率同比有较大的改善,也为未来产品品类持续扩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受益5G和智能穿戴,精密制造龙头强者恒强:以AirPods、Watch为代表的智能穿戴产品,凭借其便捷性和在运动、健康方面的良好体验,大受消费者欢迎,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产品出货的高速增长。同时,公司在基站和数据中心的客户和产品都有完善布局,未来成长动能十分强劲。另外,我们认为手机行业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随着5G手机陆续发布,新一轮换机周期即将启动,大客户出货量在降价措施下得到回暖,声学、马达份额等产品份额同比也有较大提升空间,手机相关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18-20年公司净利润至27.3、38.3、50.2亿元,对应EPS为0.66、0.93、1.22元,对应PE为35.2、25.1、19.1倍。基于公司近两年较快的业绩增长预期,19年估值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爬坡缓慢;大客户销量不及预期;贸易战谈判结果差。
深圳华强:全年业绩高速增长,加速整合巩固龙头地位
公告:公司公告2018年年度报告,营业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38.08%,归母净利润6.86亿元,同比增长63.33%;其中Q4单季度营业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17.34%,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增速68.39%。
投资要点
分销主业表现强劲,全年营收、利润均实现高速增长。公司全年收入同比增长38.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3.3%,收入端和利润端均实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1)分销主业表现强劲,线下分销收入108亿,同比增长51.3%,除收购并表因素外,湘海电子、鹏源电子、捷扬讯科等内生增长也十分快速;2)对联营公司芜湖旅游城的投资收益大幅增加,全年投资收益1.15亿。
盈利能力相对稳定,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公司毛利率15.74%,净利率6.52%,同比改善1.02个百分点,公司组建华强半导体集团作为整合平台后,聚合旗下各授权分销企业的资源、优势和力量,增强了在开拓新的产品线和客户时的谈判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有效提高了公司的运营效率,销售和管理费率同比得到改善。同时,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少5000万。
加速产业整合扩大规模优势,百亿分销龙头地位稳固。公司凭借资金、技术、团队优势,把握发展机遇,自15年起积极推进外延并购战略,已进入国内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第一梯队,营收规模和总资产均突破百亿。当前分销行业竞争格局进入新阶段,资金获取能力强、规模大、风险抵御能力强的平台型企业竞争优势更为明显,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将持续受益外延并购及加速整合带来的规模优势,导入更多主流原厂代理权和下游客户资源,同时继续完善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的交易服务平台,完善产业布局,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巩固国内分销龙头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为8.8、11、13.7亿元,实现EPS为1.22、1.53、1.9元,对应PE为17.8、14.2、11.4倍,基于公司近两年一系列并购整合带来较快的业绩增长预期,19年估值仍有提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子公司增长速度低于预期;并购整合进度低于预期;库存及应收账款风险。
苏泊尔:营收业绩增速符合预期,持续高分红可期
营收、利润增速总体符合市场预期,10股派10.2元现金分红超预期
2018年公司营收178.7亿(+22.8%),归母净利润16.7亿(+25.9%)。同时公司2018年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10.2元现金红利(含税)。相较于往年(2015/16/17分别为10派5.6/7.7/7.2),2018年分红比率超市场预期。我们认为,2018年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83%是支撑公司高比例分红的主要原因。小家电竞争格局的持续稳定以及公司后续可预见的资本开支在减少,公司的现金留存能力也将增强,未来公司有望通过高比例分红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2019出口将继续受益SEB的订单转移,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
得益于SEB集团订单的持续转移,2018年公司出口销售收入47.4亿,整体实现9.73%的同比增长。分季度看2018Q4出口预计实现近20%增长,环比回暖明显。2019年公司将继续依托SEB集团在全球的营销网络进行产品销售,预计关联交易金额52.3亿,较2018年实际成交金额增长12.9%,这将为公司2019年出口收入的双位数增长打下稳定基础。
产品创新+新品拓展同步推进,2018内销增长近30%,内销进入新阶段
内销方面,2018年苏泊尔炊具、电器收入分别实现18%、30%的高速增长,炊具市场份额持续领先,电饭煲、电压力锅、搅拌机等品类稳居行业第二,行业地位稳固。同时继炊具、厨房小电、烟灶之后,2018年公司收购上海赛博,并借此拓宽挂烫机、吸尘器、空气净化器的产品线。2018年四季度起,苏泊尔吸尘器、挂烫机加快导入现有销售渠道,其中挂烫机单四季度销售额实现数倍增长。新品类正成为拉动公司内销收入增长的新引擎。
经营数据稳健,2019年有望延续高增长态势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均下降,表明国内终端动销良好,2019年内销有望延续高增长态势。2018年公司存货周转天数66.32天,同比减少3.6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1.48天,同比减少1天。公司出口的存货周转及外贸应收账款的账期稳定,我们认为内销周转加快是带动公司存货及应收账款整体周转天数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渠道看,公司内销加快主要靠电商的新品导入及营销推广。
维持前期预测,继续给予"买入"评级
盈利预测方面,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20.67亿、24.88亿和29.84亿,同比增长23.7%、20.4%和20.0%,对应EPS2.52元、3.03元和3.63元,对应当前股价估值为26.6X、22.1X、18.4X。基本面扎实,成长确定性高;高比例分红、新品类高增长,提升估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新品推广不及预期;国内竞争格局加剧;出口放缓;
国星光电::深耕RGB显示,Mini LED快速成长
事件
国星光电2018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36.27亿,同比增长4.44%;实现归母净利4.46亿,同比增长24.06%。此外,公司同期发布2019年一季度业绩预告,一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为0.96-1.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约:20%-50%。
投资要点:
LED行业虽然总体遇冷,然细分领域仍方兴未艾。2018年,伴随宏观经济放缓、贸易摩擦以及行业产能集中释放等因素影响,LED行业遭遇出货量和产品价格的双重下滑,行业竞争较为激烈,产业链部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然而国星光电却能在冰封的LED行业中实现逆势增长,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的战略重心聚焦在快速成长的RGB显示封装细分领域。相比于处于竞争红海中的白光照明市场,RGB显示(尤其是小间距及miniLED)仍处在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而国星光电作为RGB显示领域的业界龙头,将持续受益于该细分市场的不断成长。此外2018年上游芯片价格持续下跌也有利于公司成本的下降,从而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
Mini及小间距快速成长,新产能逐步释放,一季报业绩亮眼。虽然2018年公司小间距及MiniLED市场需求持续向好,然受限于产能不足,公司订单呈供不应求的局面。基于此,公司于2018年10月及2019年1月两度实施产能扩充计划,既缓解公司当下产能紧张的局面,又能形成规模优势,进一步巩固公司在RGB显示领域的龙头地位。目前,随着扩充产能逐步释放,订单承接能力大幅提升,预计2019年一季度将实现盈利0.96-1.21亿元,环比四季度大幅增长约54.84%-95.16%。展望全年,如果公司新扩产能全部顺利到位,一季度的良好势头将有望延续。
背光应用打开miniLED新的成长空间。除传统RGB显示屏应用以外,LCD背光也是miniLED不可忽视的一个成长动力。MiniLED背光+LCD屏显示方案可达到8K高清显示效果,契合工信部提出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此外,与OLED相比,mini背光方案在寿命、稳定性、产业链配套具有明显优势。2018年国星光电MiniLED在电竞、大尺寸TV背光领域已陆续出货,且正向笔记本电脑、手机、车载背光拓展,基于此逻辑,我们看好公司miniLED在面板背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2018年,MiniLED经过几年的铺垫和探索之后开始在显示及背光领域崭露头角,而国星光电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无论技术积累还是客户渠道均处于头部地位,未来,随着其新产能补充到位,小间距及miniLED将有望给公司业绩贡献较大的弹性。预计公司2019-2021年将分别实现净利润6.15、8.02、9.96亿元,对应2019-2021年PE13.34、10.23、8.23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小间距显示屏需求不及预期;2)miniLED显示需求不及预期;3)mini背光受成本制约需求不及预期;4)扩建产能落地不及预期。
华电国际:盈利改善有望持续
公司公告2018年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84%达到883.65亿元,净利润达到16.95亿元,同比增长294.16%,略低于我们此前预期。
投资要点
燃煤火电机组利用小时大幅改善
2018年,公司累计发电2098.54亿度,较去年同期增长9.46%,公司旗下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约为4264h,较去年同期提高约273h,其中燃煤发电利用小时数达到4849h,较去年同期提高347h,显示出较强的需求韧性。截至2018年底,公司控股装机约为51.57GW,较去年同期提高4.85%。结合公司2019经营计划来看,其预计实现发电量超过2200亿度,利用小时数保持基本稳定或略有下降,我们认为这一判断较为准确,全行业利用小时数继续大幅提升的空间不大,但公司仍有望受益于山东地区自备电厂清理带来的发电量任务转移,利用小时数改善或仍将好于行业整体。
燃料成本控制有效,火电毛利率水平提升仍有望持续
结合公司年报披露,我们测算公司度电燃料成本0.2296元/度,较去年同比增长3.63%,基本处于合理区间,考虑电价增长约为0.72分/度,基本可以覆盖燃料成本变动,火电业务毛利率水平较去年同期提高约1.58个百分点。近期矿难事故对煤炭供给产生了一定的不可预测冲击,但结合能源局最近煤炭产能数据来看,在产、在建产能规模均处于稳步提高的过程,供给仍在持续复苏。2019年用电量增速为4.5%基本回归合理区间,全年用电量水平或较2018年显著回落。我们判断供需两方面共同左右,有助2019年煤炭价格中枢回落,进一步改善公司盈利水平。
盈利预测及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在2018~2020年将实现27.68亿元、34.76亿元、42.16亿元净利润,当前股本下EPS0.28元、0.35元、0.43元,对应15.5倍、12.4倍、10.2倍P/E。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下降程度或不达预期;火电去产能力度或不达预期。
广联达:营收快速增长,施工业务整合初见成效
事项:公司公告2018年年报,201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9.04亿元,同比增长23.24%,实现归母净利润4.39亿元,同比下降7.02%,EPS为0.3923元。2018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拟每10股派2元(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平安观点:
公司2018年营收快速增长,造价业务云转型预收款项余额持续增加:根据公司公告,公司2018年营业总收入为2904亿元,同比增长2324%,营收实现快速增长。同时,公司造价业务云转型走向全面和深化,相关预收款项余额达414亿元,相比年初增加284亿元,同比增长219%。公司在预收款项余额大幅增长的同时,实现了营收的快速增长,表明公司经营情况良好。2019年将是公司"七三"战略的最后一年,也将是公司造价业务云转型的关键之年,公司造价业务云转型的区域将由11个地区深入扩大至21个地区。我们判断,公司造价业务云转型将在2021年基本完成。
公司毛利率基本持平,期间费用率有所提高:公司2018年毛利率为9342%,相比2017年基本持平,公司毛利率水平持续保持在高位;期间费用率为81.05%,同比提高312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率提高404个百分点,主要是公司员工薪酬增长所致。作为国内建筑信息化龙头,公司一贯重视研发投入。公司2018年研发投入达803亿元,同比增长2174%,营收占比为28.05%,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连续两年超过28%。
公司施工业务整合初见成效:施工业务板块是公司重点聚力突破的成长业务,目前已形成智慧工地、BIM建造、数字企业三大业务线。2018年,公司在施工业务板块打破原来由多家子公司独立运作的模式,对整体施工业务进行战略整合,快速实现组织、人员、渠道及产品融合,使施工业务板块的产品价值稳定提升,平台架构初步显现,协同效应和整合优势日益明显,得到客户高度认可。公司施工业务2018年实现收入6.59亿元,同比增长17.97%,增速相比2017年虽有所放缓,但考虑到施工阶段信息化千亿量级的市场空间,在整合完成后,公司施工业务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的2018年年报,维持原有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9-2021年的EPS分别为0.46元、0.59元、0.78元,对应2019年3月27日收盘价的PE分别约为58.6、46.2、34.8倍。公司造价业务云转型进度加快,相关预收款项余额持续增加,用户转化率、续费率持续提升。按当前进度推断,公司造价业务将在2021年基本完成转型。公司施工业务整合完成,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坚定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一)房地产、基建新开工面积增速大幅下滑:公司的下游是建筑业,虽然公司在推进造价业务云化转型,但当前还处于转型期,公司造价业务收入受房地产、基建新开工面积增速的影响仍然较大。如果房地产、基建新开工面积增速大幅下滑,公司业绩将存在较大波动的风险;(二)造价云服务用户的转化率和续费率不达预期:根据当前造价业务云化转型的试点结果,试点地区造价业务用户转化率和续费率都表现良好,但未来随着试点区域范围的扩大,新的试点地区用户的转化率和续费率存在不达预期的风险;(三)工程施工业务发展不达预期:公司的BIM产品在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但如果公司未来不能持续保持BIM产品和技术的领先性,公司工程施工业务将存在发展不达预期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