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无人机进攻成为研究热点时,无人机防御正在成为各国政府和军方重点关注的新领域。在11月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航展上,国内几家研制低空无人机防御系统的公司吸引了众多专业用户的注意。 近年来,无人机擅闯敏感区域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美国白宫、韩国青瓦台、日本首相官邸等安保要地都曾发生无人机侵入事件。事实证明,无人机正在成为不法分子窃取秘密情报、危害国家安全的新工具。 需要指出的是,侵入上述要地的大部分为消费级民用无人机。这些无人机成本较低、易于获取、操控简单,用户数量多,监管难度大,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给安保、保密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迎来井喷式发展的今天,解决无人机防御问题也变得更加紧迫。 “近两年,无人机引起的相关安全事件屡见不鲜。今年上半年,空军某导弹旅在训练时遭遇一架小型无人机偷拍,最后被步枪打了下来。”南京博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栋栋介绍说。此外,某集团军、空军某基地在训练时都曾经出现过无人机偷拍事件。 周栋栋曾长期供职于军工行业,频频出现的相关安全事件让他将目光投向无人机防御领域。在本届中国航展上,他主导研制的无人机自动防御系统受到来自美国、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多个专业用户的关注。 据周栋栋介绍,市面上主流的消费级无人机出厂前都内置了禁飞区设计,通过软件设置使其在一定的GPS坐标范围内无法起飞。但一些专业飞手可以通过用锡箔纸遮盖GPS天线、侵入GPS模块、破解无人机系统等方式突破禁飞区设置。一旦不法分子掌握这些方法,他们就能操控无人机进入敏感区域上空进行情报搜集甚至破坏活动。 此外,中国目前虽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无人机的法律法规,如《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等,但相关部门对于违法违规操控无人机仍然缺乏行之有效的制止手段。现阶段大量存在的无人机“黑飞”事件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除了小型无人机本身存在监管难的问题,消费级无人机的防御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新难题。军事专家、国防大学副教授李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类无人机体积小、飞行高度低、飞行速度慢,是典型的低、慢、小目标,不易被低空雷达探测到。此外,消费级无人机主要采用塑料、玻璃纤维、碳纤维等非金属材料制造,雷达反射截面较小,而且雷达反射信号飘忽不定,降低了雷达的探测距离和跟踪的稳定性。 |